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會被時間摧毀的——Mountains may depart

p2264621031

這幾天降溫,加上下雨,讓人一下子有些不適應。11月的第一天,還是決定要出去走一下,覺得自己窩在一個容器裏可能會長冬黴吧。
出去自然是去看電影,其實算是從一個室內走到了另一個室內。當然,這過去的一段路程是有其他吸引我的東西,比如胖子燒餅,便利店的關東煮。
賈科長的《山河故人》上映有二天了,說實話,對內地的大多數片子不是有太大的興趣,是因為提不起興趣來。之前在朋友圈裏看到N個人的評價,基本上是兩極化的,一部分說好看,一部分說受不了第三段的科幻。不過,我之前的同事倒是說了蠻中肯的話,有他墊底的說辭,那就不妨一看。
片子的個種相關的硬體和軟體就不細表了,現在網路數據發達,基本一搜啥都出來了,當然影評也是,捧上天的,以及惡言諷刺的,這個看你自己的感覺了。

說話電影,大部分人會用情懷來表述,我只是針對片子本身,不是針對賈樟柯的《山河故人》,換一種語言方式表達就是:這是一本最不像賈樟柯的片子(因為我看他的片子並不多,看完之後有人建議我去看看《天註定》),也可能是最賈樟柯的一本片子,某種意義上來講,這本片子是他自己的拐點,本人以看過他導演的為數不多的幾本片子來講,目前此片是他拍得最好的片子。

“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會被時間摧毀的。”三段時光,三段故事,每一串故事裏面都是DNA。
有人說是他們的情懷,有人說是情感的跨越,我想說的是最小的一部分:情緒。
片中曲“Go West”一開頭出來的時候,我覺得很嘻哈,覺得很廣場舞,但是結尾一出來就讓你淚奔。
我的情緒是告別,是再見,Say goodbye,梁子跟濤說,他的告別留在舞廳裏了,濤的父親在火車站的椅子長眠,無言的告別;以至於在第二段的後面,濤帶著兒子到樂坐著慢車,晃過半個山河,濤跟到樂講:“坐慢車,媽媽可以多陪伴你一會。”
第一段的畫幅的鏡頭語言,讓我想到洪尚秀;第二段的畫幅時空留言,讓我想到侯孝閑,比如最近的《聶隱娘》;第三段的畫幅太科幻,其實很多美國的商業片都有,比如《時光盡頭的戀人》。
這三段故事的變畫幅最直接讓我想到了《布達佩斯大飯店》。
全片以“Go West”熱舞開始,三段舞蹈,第一段三人到兩人,再到結局濤一個人在雪地裏起舞。近30年的時間跨度,兩代人的情感迷失,東、西半球的陽光和大雪,這一段,都是Timeless。
這是老外也可能看明白現在的中國,非常真實的現階段各階層的中國生活狀態,不再是張藝謀式的舊式中國。
陰冷的週末,一個人看電影,結局有些悲傷,但是還是很溫暖的。
山河,是不變的大自然。故人,是隨時間累積的情感。願我能抓住你,Time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